疫病下的“雇佣难”打开了机器人业界的新想象
浏览:48 时间:2024-6-20

疫情之下,很多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着严重的“用工荒”问题。研究与调整机构Gartner预测,疫情的不确定性将使工厂劳动力至少减少20%,地方政府和工厂纷纷上演“抢人”大战。短期内,有效缓解用工荒的机器人必然会成为各类流水线的“香椿”;长期来看,智能机器人行业将迎来跨越式增长。

机器人行业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商业想象?

机器人取代了人类的无接触服务,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各地

疫情爆发后,技术密集、智能化程度高、协调能力强的企业不仅能快速复工复产,还能为抗击疫情做出诸多贡献。然而,一些劳动密集型、自动化程度低的企业不仅难以恢复生产,还面临利润不足、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在这次中,疫情中,中国制造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再次凸显,智能化升级迫在眉睫。

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自动化生产成为“制胜机器”。

比如工业分拣机器人根据物品的体积、形状、数量进行分拣,可以打破以人工为主的工作模式,提高分拣效率和准确率;仓库搬运机器人(AGV小车)可实现智能寻货、自主运输、多障碍物避让、智能跟随等功能。它具有自主移动的特点,不需要改造现有的存储环境,部署方便,调度灵活,实现和维护成本低。平均一个台机器人可以替代1-1.5个人力。

除了缓解用工荒的工业机器人,还有消毒机器人、配送机器人、测温机器人、巡逻机器人等。也在中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深入疫情严重地区,分担一线人员负担,能够有效阻断疫情的“人传人”传播链。

机器人在中抗击疫情中具有非接触、全天候的天然优势,一方面机器人无需休息,7*24小时智能高效工作,解决了目前人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机器人是提供无接触服务的最佳载体,可以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曾经被认为名副其实的机器人市场,打开了市场需求。业内人士预测,未来机器人市场空间将实现爆发式增长,存量市场对原创服务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增加,增量市场将出现消毒机器人、测温机器人等新的应用场景。埃森哲《技术展望2020》指出,60%受访的中国企业高管预测,未来两年,他们的组织将在中更广泛的环境中应用机器人技术。

基于三维视觉技术,机器人智能进化加速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劳动力成本会越来越高。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时代重要的生产力代表,未来将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IDC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94.1亿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2.3%。到2027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6万亿元以上。在宏观经济层面,中国5-8%的GDp将由机器人驱动和推动。

近年来,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需求范围不断扩大,已经进入人类工作和生活领域,并逐渐向与人类社会融合的方向发展。然而,这也对机器人的智能化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先进的视觉系统是机器人更高智能进化不可或缺的。AI3D视觉技术能够捕捉现实世界空间、人体和物体的三维信息,能够赋予机器人像人类一样看世界的能力,使机器人能够理解和处理来自现实世界的视觉数据。

据了解,目前国内能够为机器人3D视觉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的中, 奥, 比和中光,的解决方案相对成熟。该方案可实现人脸识别、行为识别、情感识别、避障导航、距离感知、三维地图重建、VSLAM等功能。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引导、迎宾、配送、工厂分拣、家庭陪护等场景。根据行业反馈,奥, 比和中光的3D视觉方案已经被机器人企业广泛采用。包括优必选、擎朗, 猎户星空、云迹, 爱肯萝卜、梅卡德曼、范超创新等知名机器人企业。

随着5G技术的逐渐商业化,奥比中光机器人的3D视觉解决方案将更加好用。5G技术的高速、大容量、低时延三大特点,将大大提升3D视觉数据的传输速度,弥补3D数据和信息传输速度不足等缺陷,仅在图片传输环节就带来约50倍的速度提升。3D视觉技术将为提高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拓展机器人应用场景提供底层核心技术支撑。

不仅如此,奥, 比、中光还在整合以机器人3D视觉技术为核心的产业链上下游,搭建产业交流台今年3月5日,中光, 比, 奥, 深圳市机器人协会举办了以“智慧抗疫,视之为坦途”为主题的线上沙龙。邀请擎朗智能、中智科创、锐曼智能等企业在线探讨机器人、三维视觉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2003年,非典催生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迅速崛起。这一次,新型冠状病毒很可能会推动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为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打开新的商业想象。机器人代替人类处理重复性任务并提供无接触服务可能成为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