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众系统”背后的“流量交易”的冷酷开心是什么?
浏览:147 时间:2023-6-11

正文:网络江湖

酷开真的能做好操作系统的基础建设吗?

近日,酷开网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最新的酷开系统8。从发布会的内容来看,名为“无界空间”的操作系统似乎野心勃勃。据悉,该系统将能够驱动所有硬件系统,包括物联网(IoT)和Dot。

结合之前关于酷开,分拆上市的传闻,酷开似乎想利用这次发布会为资本市场讲一个关于OTT和物联网系统的新故事。至于酷开系统8能否真正成为物联网领域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前景不容乐观。

“小众系统”背后的“流量生意”,是不是酷开8系的故事讲满了?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除了使用酷开操作系统的创维、酷开产品外,松下、飞利浦等二三线智能电视厂商也获得了酷开的授权,对于无意加大软件投入的二三线品牌来说,这样的合作似乎很划算。

一线品牌中,索尼搭载安卓,三星有蒂森,华为有鸿蒙OS。其他具有软件开发能力的供应商(如海信, 康佳, 小米,等。)都选择了自己基于开源安卓平台的UI设计来构建自己的操作系统。

换句话说,酷开系统实际上是一个针对二线和低层厂商的解决方案:酷开获得用户流量覆盖,二线和低层品牌获得系统许可,从而降低软件投入成本。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截至去年底,海信,康佳,创维,TCL、长虹5个国产品牌的激活量超过1.3亿台,同比增长20.8%。另一方面,国外品牌激活的终端数量市场份额为10.6%。除了三星和索尼,等高端品牌,其他外国品牌的份额较低。

换句话说,酷开System 8中非创维brands的装机量其实很小,市场空间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因此,VIpIT1认为,利用“小众系统”的“流量业务”是不可能迎合资本预期的。

根据App在天眼,的统计,酷开网络已经经历了三次战略融资。前段时间分拆上市的消息出来后,酷开网络其实需要一些动作来讲述一个全新的OTT IoT资本故事,以回应资本市场的期待。

然而,对于酷开,来说,讲一个关于“奥特物联网”操作系统的故事可能不会让资本市场满意。

从酷开系统8发布会上公布的技术内容来看,酷开8集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数据系统、用户引擎、规模化、精细化人群技术。”换句话说,酷开所谓的IoT和DoT本质上都是为了广告,似乎并没有真正涉及到物联网操作系统的真正核心:构建从应用到服务的完整生态系统。

此外,从广告的角度来看,实现OTT广告的空间也在缩小。去年7月,消保委, 江苏省的一项调查显示,90.66%的消费者认为有必要对创业广告进行整改。随后,消保委, 江苏省约谈了包括创维,在内的一批企业,要求整改广告问题。

一方面,在政策压力下,OTT终端的实现空间正在缩小;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告在用户体验引导下的变现能力将不断减弱,内容和服务的生态变现价值将逐渐凸显。

基于操作系统的内容和服务转型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有完善的技术、内容和服务生态。总之,操作系统本身的完善是商业化的必要前提。

如果“无界空间”的营销理念打得好,并不意味着操作系统的业务就能做好。所谓“屏联网”,可能只是多设备协同功能的公关谈资。事实上,华为和苹果已经在多设备上实现了类似的协同功能。

此外,对于任何企业来说,制作一个操作系统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以三星的蒂森系统为例。为了摆脱对安卓生态的依赖,三星和英特尔在Linux平台上合作开发了蒂森。蒂森当时是为移动终端开发的,现在,几年过去了,三星再也没有推出过基于蒂森系统的新手机。

究其原因,在于安卓丰富的技术和软件生态,使得内容和服务的商业化更容易实现。

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大部分操作系统都是基于安卓平台进行修改优化的,只有少数有鸿蒙os和阿里云OS厂商是基于Linux内核开发的。

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施马伦塞,曾经对平台经济有过准确的总结:“它可以产生价值,对双边合作伙伴和用户有吸引力,形成符合定位的平台分工。它可以有合理的利润分配机制,确保各方都有利可图。”

无论是OTT系统、IoT系统还是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系统本身的可用性是一个基本前提。一个成熟且商业化的操作系统有足够的人才、技术、资金和时间投入,在开发者、用户和厂商之间形成利益平衡机制,这也是判断操作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

作为一家从传统电商企业衍生而来的企业,酷开,无论其技术基因还是商业资源,可能都无法支撑其长期构建真正的物联网生态系统。

商业物联网操作系统生态系统很难在酷开占据一席之地

从微软首款图形化操作系统windows的发布,到win98、xp、win10系统的迭代,我们不难发现一个趋势,那就是操作系统的发展总是朝着“集中化、生态化”的方向演进。

在这个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从技术到硬件再到软件的完整生态系统,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以技术支撑为基础,以生态为进化路径。

“物联网操作系统最大的难点在于,不仅需要构建完整的技术生态和应用生态,还需要完整的硬件生态。”有行业观察人士指出:“不同类型的IoT硬件都有很强的壁垒,比如智能电商和智能空调。因此,如何利用操作系统打通不同行业之间的商业壁垒是核心问题。”

换句话说,打造一个全新的操作系统,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系统开发,更重要的是一个有商业基础的商业生态,能够给开发者、用户、硬件厂商带来价值增值。

物联网系统的节点功能是使计算机、电视、手机、智能家居等不同产品的硬件能力。相互调用,实现与轻量级系统能力的相互集成。由于各种硬件的通用性和适应性,物联网系统的技术难度比移动智能操作系统高一个数量级。

物联网操作系统与移动智能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其中之一就是硬件迭代周期的不同。

比如现在的手机更换周期是一年左右,苹果的用户可能会长一点,但大概不会超过三年。但物联网硬件大不相同,用户无法因为系统和硬件的迭代升级而加速更换周期,比如智能电视和智能冰箱。这就要求系统本身足够轻,有很强的垂直兼容性。

例如,对于一台设计寿命为8年的智能冰箱,如何保证8年后物联网系统的可用性是一个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需要芯片和底层系统的开发能力,这在今天的酷开显然是不具备的。

技术问题可能不是酷开,面临的最大问题,任何新兴操作系统商业化的最大缺点是生态脆弱。这也是谷歌物联网操作系统至今未商业化的原因:与移动操作系统相比,OTT物联网系统技术开发周期更长,软硬件生态协同程度更高。

虽然酷开这次发布的酷开系统8看似雄心勃勃,但也意味着“能量绰绰有余”。无论从技术生态还是商业生态,酷开都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目前,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商业资源,一个真正能够打通OTT和物联网的酷开体系,还远在“镜中花、水中月”之外。

“未来的物联网系统必须是赢家通吃。”有业内观察人士在接受互联网采访时表示:“无论从pC时代的windows,还是移动时代的安卓、iOS,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无论技术还是商业生态,操作系统始终遵循‘玩家全拿’的规律。物联网操作系统也是如此。”

事实上,塞班, MeeGo、Wp等系统的衰落不断证明了这一点。

如果说诺基亚的傲慢是塞班系统衰落、MeeGo系统胎死腹中的原因,那么在封闭源码生态的iOS和开源的安卓的规模效应迅速形成之后,无论是开发者还是用户都已经被绑上了在平台上运行的战车。

然而,微软投入巨资的Wp之所以失败,根本原因是没有及时建立一个从开发环境到商业生态的内循环,没有足够的用户。IOS和安卓在“赢家通吃”的规则下建立了两种不同的操作系统生态系统,并在近十年引领了行业的发展。

虽然时间节点不同,行业背景不同,但酷开在做OTT和IoT系统时面临的困难,其实和当年微软面临的困难非常相似。微软被谷歌,苹果围攻如今,在中国物联网领域,有很多像华为、小米这样强大的玩家。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软硬件生态建设,酷开都没有明显的优势。

因此,在树立了“无界空间”的FLAG之后,如何在商业化的过程中真正实现它,可能是酷开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科技自媒体刘志刚,订阅号:互联网江湖,微信:13124791216,转载并保留作者版权信息,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