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智东-西部公开课策划推出的光电三维传感系列第七讲开讲。卢深视, 崔哲,副总裁博士作了题为《基于结构光RGBD相机的3D全栈技术剖析》的分享,系统讲解了3D结构光系统的核心部件、相机选择标准、3D重建、3D识别技术以及大规模应用落地的要点,并深入分析了结构光的全堆叠技术。
卢深视,总经理崔哲,副总裁兼模块方案BU总工程师。中科大学物理学士,光学博士。他在三维传感器和光学器件方向有很深的行业理解,曾在公司负责三维传感器(包括光学部分)的方案设计、深度提取算法研究的核心任务以及产品的量产。
卢深视,作为真正开放“真3D”全栈技术,实现国家级项目应用的公司,今年推出了基于结构光的高精度RGBD相机,可用于刷脸支付终端、银行ATM、无人集装箱、地铁刷脸闸机、AR/VR、物品体积测量等场景。卢深视, 崔哲,副总裁博士在直播间介绍,该相机已量产,5米范围内误差小于1毫米,指标超越国际3D相机巨头,量产良率99%以上,精度全球领先,拥有独家专利技术,高度自主可控。在人脸支付、轨道交通等领域成功实现技术落地。
卢深视高精度RGBD摄像机
基于前端低功耗嵌入式平台,卢深视高精度RGBD相机可实现非接触式精确识别。基于结构光原理,能够高精度还原人脸的3D细节信息,通过人脸三维尺寸信息准确识别人的身份。同时,对2D和3D攻击的识别准确率高达99.99%。在安全性方面,3D高精度结构光摄像头和3D人脸算法通过了BCTC增强级认证,符合国家认证金融支付增强级安全标准,可实现高强度防伪。随着3D技术的成熟,大规模生产降低了成本。凭借更好的性价比,3D视觉感知系统将成为机器的标配之眼。根据实际落地经验,卢深视认为,3D传感需要跨越尺度应用差距的四个特征。成熟的3D视觉技术从支付/安全领域实现降维应用,3D识别技术安全升级,大角度复杂光线性能稳定。体验升级和最佳性价比解决方案都达到了终极成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创新基因和产品体系
完整的工程能力
建立数据标准和评估评分系统
产业链深度协同,实现双赢
提高易用性和性价比
目前3D视觉产业的核心难点是产业链配套不完善。由于3D机器视觉仍然是前沿技术,供应链匹配存在技术难度高、标准不一致等诸多问题。产业链整合是三维视觉产业化应用的必要路径。在产业链中,卢深视定位为3D vis的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为全球领先的三维视觉全堆栈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卢深视已在三维视觉行业深耕近五年。科学家团队的研究领域涵盖数学、光学、机械等。并与高校深度合作,开展领先的技术规划,为产品提供支持,推出可量产的产品。了解市场,具备完整的工程能力,卢深视在产品研发方面走在前列。技术上,卢深视三维全栈技术从云数据库搭建、算法对比、模块解决方案到终端产品,开辟了全栈解决方案:
在三维相机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远距离相机在5米范围内误差小于1毫米,指标超过国际3D相机巨头,量产良率超过99%;
在人脸三维重建中,重建精度小于1毫米,在同等条件下,精度比苹果公司高5个百分点;
在人脸识别算法方面,可以实现千万级大数据库与上亿级大数据库的比对,等效3D人像识别的错误率小于万亿分之一。真3D对比技术的指标远超2D识别厂商几个数量级。
此外,卢深视,作为3D视觉全栈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提供商,积极参与相关行业和技术标准的制定,包括《安全防范人脸抓拍设备技术要求》标准和支付《远程人脸识别应用技术规范》标准等。这为推动3D视觉产业跨越“规模化应用”鸿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智能东西公开课光电三维传感系列
IphoneX于2017年发布,其基于结构光的FaceID方案开启了3D传感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应用的新时代,进一步加速了3D传感技术的应用。
目前,3D成像技术的主流实现路径包括立体视觉、结构光和ToF,已广泛应用于金融、手机、无人机、AR/VR、机器人、自动驾驶、安防等领域。
根据Yole的预测数据,从2017年到2023年,全球3D成像和传感器市场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44%。201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1亿美元。预计到2023年,3D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184亿美元,发展迅速,市场空间巨大。
为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3D传感核心技术,智东公开课计划推出光电3D传感集锦,将邀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大牛,在智东公开课直播间以视频的形式进行直播授课,系统解读不同企业在光电3D传感核心技术、产品、应用等方面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