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产品分析是艾永亮超级产品方法论的一个环节,但是很多企业做竞争产品分析只是为了产生一份分析报告。在这个过程中,报告冗长繁琐,没有找到关键点,结构僵化,最终产品不变。
毕竟,占据企业资源的竞争性产品分析,并没有展现出它的价值。为什么呢?开启竞争性产品分析的正确方式是什么?
本文将分析《艾永亮超级产品方法论》中提到的竞争性产品分析的概念、价值和方法。
01
竞争产品分析
竞争性产品分析的概念:指在产品诞生阶段,与同类竞争对手的产品进行针对性分析的产品。
竞争产品分析的价值:一方面是关于企业产品层面的价值,另一方面是关于掌握自身企业层面的价值。
通过将竞争产品分析在战略、方法、产品架构、商业模式、技术等维度的优劣势与企业现状的优劣势进行对比,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确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发展方向和企业规划,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如果一个企业经理不了解竞争产品,他将缺乏对整个市场的熟悉。对竞争态势的认知和对竞争产品的针对性分析,会使企业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市场,对产品和业务有更深的理解,从而把握企业的大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我想总结一下我们对竞争产品分析的理解。通常,竞争性产品分析侧重于结构层、战略层、范围层、表示层和架构层。
但这样的分析框架会导致竞争性产品分析报告篇幅过长、范围过广、缺乏针对性,无法体现竞争性产品分析的价值。结论该部门仍停留在表面,未能深入洞察用户需求。因此,产品迭代毫无价值。
艾永亮超级产品公众H写的文章提到,要在产品开发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维度的分析,进行合适的、有针对性的竞争产品分析。
这背后的原因是,只有当产品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时,才需要进行竞争性产品分析,因此这种竞争性产品分析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02
竞争性产品分析案例
比如企业的某个产品想要增加某个功能试水,就会进行竞争产品分析,研究竞争产品是否在做,做的怎么样,这样就可以分析功能面向市场后的情况。竞品在某一活动中赚足了用户的注意力,对企业构成了威胁,那么企业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分析他们的竞品模型,用户吐槽的点有哪些,这样我们在改进自己的产品时就可以避免这样的错误。
因此,我们会发现,竞争性产品分析是产品开发场景下的具体维度分析。
只有满足产品开发的需求,选择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进行分析,才能得到有深度的有竞争力的产品分析报告。
在产品面向市场之前,创意主要是由企业管理者和高级管理者通过对行业和市场的洞察而产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从用户的需求出发。
除了思考,还要进行有竞争力的产品分析,这是对市场和商业模式以及用户需求的深入分析。其他维度,比如产品架构、流程、功能、交互、运营,可以暂时不着急。
这时企业的竞争分析可以分为:市场容量、用户需求、市场竞争和商业模式分析。最后,我们得出一个结论,看看我们的产品是否有足够的优势进入市场并占据一席之地,例如,我们关注什么样的细分领域,我们应该采取什么策略。
在产品概念阶段之后,将进行设计和R&D阶段。在这个阶段,除了思考自身的产品之外,还需要对竞争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分析竞争产品的产品架构、核心业务和视角。
这时,竞争激烈
产品研发完成后,需要进行适当的营销,具体的营销企业也可以参考竞品进行分析,做到扬长避短。
03
摘要
从最初的想法到面向市场的过程,一个产品需要结合用户需求和自身的产品规划进行升级迭代。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有更多的竞争产品或新的竞争产品。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自己产品或竞争产品亮点部门的发展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有效的结论。
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不要想着一次全方位的透彻分析。这样的内容毫无价值。
另外,套用艾永亮超级产品公众H写的一篇文章:不要过度分析竞争产品,以免成为模仿竞争产品,陷入竞争产品的怪圈,导致自己的产品失去原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