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前沿技术的代名词,逐渐渗透到包括教育行业在内的各行各业。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和在线教育越来越被用户认可,它们的融合更受资本追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教育行业的教学效果,也给用户带来了一定的后顾之忧,阻碍了AI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使得AI教育R&D企业陷入盈利瓶颈。
环境是有利的,人工智能增强了教育参与者的能力
政府方面,相关法律法规一直明确鼓励发展人工智能教育。例如,2017年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提出构建包括智能学习、互动学习在内的新型教育模式体系,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全过程的应用。在政策刺激下,人工智能教育领域融资热情高涨,融资金额持续攀升。即使剔除ape辅导年内的超大额融资,2020年行业融资总额也将达到85亿元。在有利的政策环境和资本环境下,AI教育企业发展迅速,研发成果不断,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为教育领域的其他参与者起到了赋能作用,多方面加速了教育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一是教师端,R&D相关企业推出了各种基于大数据采集的智能教学工具、虚拟教师产品和学习情境分析工具,提高了教师的工作效率。例如,网龙推出的AI课件、101教育ppT-AI助教、网络教育传播等AI教育产品矩阵,将教师从重复繁杂的工作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优化课程,完成校外教学。“育人”的目标;以及101智慧教师、学霸君推出的智能手写识别笔,为教师了解学生情况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帮助他们制定更适合的教学计划,因材施教。其次是学生,R&D企业推出了各种学习工具和智能学习伙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比如学校在线推出的学习助手“小木”,可以为学习者答疑解惑,服务于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以及ape辅导推出的图片搜索工具、斑马AI课等产品,让学生在寻求学习指导时,除了老师之外,还有其他选择,让他们尽快得到答案。最后,在学校方面,AI R&D企业引入了查重、安全、排课等工具,使得教学管理更加高效。比如轻蔑推出的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安全管控系统,可以提供陌生人预警、结构化分析等功能,提升校园安全管理能力;以及宿舍管理系统、门禁系统、会议签到系统、刷脸支付系统等“智能物流”管理工具。节省了校园管理的人力。总的来说,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给教育者和学生带来了便利和帮助,但这种便利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人工智能产品的局限性
AI产品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学生的隐私和自主性需要得到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AI技术的应用空间。比如一些AI程序可以通过研究大学生的工作时间安排和行为习惯来判断大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心理状态,从而形成学校采取干预措施的参考。然而,私自拿学生的个人信息进行分析,并试图根据分析结果控制学生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和自主权。其次,AI工具的情感缺失使其无法完全替代传统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虽然目前已经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虚拟AI教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与学生进行互动,但毕竟只是一个冰冷的过程,在感知学生整体状态、传授社会经验方面不如现实生活中的教师。第三,AI产品的“偏见”可能使其对形势做出错误的判断。比如AI在大数据和算法方面的优势只适用于标准答案的客观题,而人文类课程大多是非标准答案,尤其是面对需要灵活处理的主观题,AI很难做出恰当的判断;此外,中国语言含义丰富,人工智能程序设置acc
由于AI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局限性,也给参与AI教育的企业提出了利润困境等更为棘手的问题。造成这种利润困境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方面,AI教育产品营销难,售价和用户转化率低,企业入不敷出。要保证一个AI课程产品的交互性,就需要在计算能力和人力成本上投入大量。但由于教学效果不如真正的老师,AI课程的推广依然困难,这也是目前市场上很多AI课程价格低廉的原因之一。比如头部一对一推出的小丽AI类系列年度活动,只要199元。2020年猿人辅导斑马AI班参加罗永浩直播活动时,一节课的价格只有49元。如果产品单价低,需要更多的用户付费,这样才有可能收回成本。所以教育企业花大价钱在各种渠道做广告,希望能接触到更多的用户,但是用户转化率一直不高。比如第一批AI Education流利说,从2016年开始亏损,但付费用户规模一直在萎缩。为了获得客户,其2020年第三季度营销费用达到1.86亿元,是R&D费用的4倍,但付费用户数仅为50万,与上一季度持平。相当于上亿的营销费用,只能维持付费用户现有的规模,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很小。另一方面,盈利难不能促进产品迭代,加剧了获客难,使业务陷入恶性循环。对于家长来说,不成熟的AI教育产品的教学效果很难把握,很难激起他们的付费欲望。所以企业很难盈利,做更好的产品没有成本。比如最近被举报破产的学霸君,一直坚持科技与教育融合的理念,大力组建团队进行AI教育产品的研发。但由于无法盈利,输血研发,不仅在产品研发上未能取得行业突破,还不得不出售自己的主打产品AI。而且,不仅AI教育的C端产品难以盈利,一些面向B端的产品也不受市场青睐。比如AI R&D企业引入学校记录学生出勤和活动的“智能校服”、“教室人脸识别”等AI产品,企图全方位控制学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引起了很大的社会争议,也造成了他们的产品推广停滞不前。
可见,虽然资本和政府大力支持AI教育的发展,但AI教育产品暂时还没有得到用户和市场的充分认可,AI教育要想迎来发展的春天,还需要经历很多坎坷。
文/蛇眼财经记者侯昆梅,微信官方账号ID:佘艳财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