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雷军最后一次迎风起舞
浏览:394 时间:2021-11-9

文字/港股

生产/节点财务

“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这是雷军的名言。昨天(3月30日)晚上,雷军宣布,他将亲自带领一个团队进入——智能电动汽车最大的网点之一。

消息一出,朋友圈沸腾了。3月31日,小米集团(01810.HK)高开约5%,但随后波动回落,最终收于25.75港元/股,涨幅仅为0.59%。资本市场似乎不相信小米和雷军的大动作

无论国外的特斯拉还是国内的蔚来, 小鹏,理想,甚至百度, 阿里, 华, 恒大等重量级公司都相继进入市场。作为后来者,如何破局对小米来说依然是个难题无论结局如何,作为雷军口中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这都将是他在风口浪尖上的最后一支舞。

/01/

风口上方

雷军赌上了一切

当晚发布会前不久,小米集团宣布计划成立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初期投资100亿元,预计未来10年投资100亿美元。小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也将担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随后,雷军在小米的新产品发布会上表示,小米已经构建了成熟的智能生态环境,小米汽车的到来将填补小米智能生态场景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雷军还回顾了他从程序员到经理、从企业家到投资者、从互联网到硬件的三次重大转变。在过去的两个半月里,他开始了新的转型之旅。

雷军透露,在过去的75天里,小米管理层经历了85次行业内的走访和沟通,与200多位汽车行业资深人士进行了深入沟通,4次内部管理研讨会和2次正式董事会会议。在那之后,这是小米历史上最重要的决定

“在小米造车是我最后一个重大创业项目。我愿意把我所有的名誉都押在这上面,亲自带领团队为小米汽车而战。”雷军说:“我只关心如何给米粉做一辆好车。”

雷军的讲话无疑感染了一大批“米粉”,并在当时“翻了特斯拉\"铺的屏幕”。然而,搬家就是搬家,做生意就是做生意。雷军还表示,在小米造车的过程“很纠结”。与手机制造业相比,汽车行业不仅更加复杂,而且由于投资大、回报周期长,难度更大。

面对可能出现的挫折,雷军表示,“截至2020年底,小米现金储备为1080亿元,我们负担得起。”除了雄厚的资本,小米还有1万多支R&D团队,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态,这也将为小米造车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即使有这样的资本和R&D实力,在小米造车的决策过程还是相当纠结,甚至吐槽为“肥皂剧”。

/02/

小米制造汽车

肥皂剧下面有一个预兆

自从去年《我们是认真造车的》海报发布以来,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时有发生。对此,小米原公关部总经理徐洁云,当时在网上信誓旦旦地表示,“掌握一个原则就够了:但如果小米想造车,那就是假新闻。”

2021年2月,小米在港交所宣布,对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尚未达到正式立项阶段。然而,当市场风闻时,小米的市值飙升了500亿港元。

不久前,雷军在许知远节目中透露,“有一个巨大的项目要做,已经准备了100亿美元”。在此期间,“小米将与长城合作生产电动汽车”的消息一度爆出,徐洁云再次盛传这是“彻头彻尾的假消息”。

虽然小米官方没有否认造车,称一切以公告为准,但随着智能汽车行业的“绯闻”不断传出,不仅让资本市场多次涨跌,也激起了大量米粉甚至吃瓜群众的胃口。

事实上,在造车方面,雷军曾透露,他在2013年两次访问马斯克,今年以来,雷军开始关注电动车行业,并一直保持乐观。

“在接下来的七八年里,我投资了十家电动车公司。”雷军说。

2015年,雷军顺为资本是蔚来汽车获得的首批投资之一。2019年11月,小鹏汽车C轮融资名单中,小米集团并未缺席。

当时,雷军表示:“小米Group与小鹏汽车在智能手机与智能汽车的互通方面进行了深入合作,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希望此次战略投资能够深化双方在智能硬件和物联网领域的进一步合作。”

2020年,小米,战略投资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与梅赛德斯-AMGF1团队合作,推出小米米家电动滑板车pro2特别版。小米10 至尊纪念版将携手梅赛德斯-奔驰SUV。

因此,虽然当时小米一次又一次否认造车计划,但实际上他已经不断地将自己嵌入造车产业链。其背后不仅是新能源汽车颠覆性的技术革命,广阔而真实的市场需求,更是其超越汽车制造本身的全新估值体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到2025年,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电耗将降至12.0 kWh/100 km,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新车总销量的20%左右。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0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累计销量为2247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0.9万辆,占比不足5%。

也就是说,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巨大的市场增量,这也将为相关产业链企业的估值奠定底部基础。

对此,中信证券还预测,2025年中国和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分别达到700万辆和1500万辆,CAGR(复合年增长率)分别为39%和36%。到那时,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都将拥有智能配置,相信拥有全栈式R&D和持续降低成本的公司有望获得更多份额。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资本市场的青睐无疑充满诱惑,但对于小米,来说,此时启动的造车计划在未来五年能取得什么成就仍充满悬念。

/03/

如果买不起,还是要掂量掂量

根据智慧芽,目前的数据,小米集团共有834项与汽车相关的专利,其中96%以上为发明专利,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测距、导航等领域,而汽车零配件专利占比相对较低。可以看出,小米汽车专利主要集中在智能座舱和驾驶安全方面。

对此,Node Finance (ID:jiedian2018)认为,对于小米,这样具有软硬件集成能力的企业来说,进入智能汽车制造领域的核心优势在于围绕智能汽车进行生态建设。在智能汽车的核心领域,小米的技术积累还比较薄弱,比如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和电控)、自动驾驶等等。

例如,根据AutoLab的一项统计,蔚来,有3939项汽车相关专利,特斯拉,有2008项汽车相关专利,小米只有一项汽车相关专利,当然,需要提到的是,小米投资了自动驾驶初创公司Momenta,该公司拥有从辅助驾驶到自动驾驶的完整解决方案。

花旗在他的研究报告中指出,制造汽车远比制造智能手机复杂,供应链也更长,但小米似乎还没有建立这样的供应链。同时,造车是一项重资产业务,会消耗大量资源,给公司带来长期财务负担,可能会对公司目前的盈利能力产生影响。

因此建议小米可以采用物联网的布局,与关联公司合作,通过出售生态圈进入汽车圈。

花旗说,这可能是小米在汽车行业分得一杯羹的唯一途径。

事实上,科技公司参与构建智能汽车生态,大多采用与车企合作的方式。比如腾讯等公司只是智能网联解决方案的供应商,百度与吉利,合作,阿里与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合作,华与汽车厂商合作,提供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而小米也做出了与长城汽车合作的消息。

但是,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雷军提出的“高品质新车”将面临来自特斯拉等强势品牌的巨大冲击。目前,掌握核心技术的特斯拉,已经对国产品牌发起价格战。尽管经常发生争执,但特斯拉Modely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这也显示了其强大的竞争力。

对于这个挑战,我相信经过充分调查的雷军,已经了解得很清楚了。但是,在他“我们买得起”的豪言壮语背后,还是要仔细计算一下造一辆车要花多少钱。

比如小米投资的蔚来汽车,2020年净亏损53.041亿元,2019年亏损112.96亿元,2018年亏损96.39亿元,2017年亏损50.12亿元,4年亏损超过300亿元。此外,小米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R&D总投资将达92.56亿元。

Node Finance认为,小米100亿元的初期投资,相比小米来说,还是相当多的,毕竟已经超过了去年的R&D费用。但对于仍在烧钱的智能汽车行业来说,这个数字可能只是个开始。

公开数据显示,“新车”领域有100多家企业。此时,即使即将到来的小米有足够的资本储备,其产品的推出、大规模生产和开放市场也需要时间。不难想象当时的激烈竞争。

小米真的买得起吗?发布会结束后,这个问题仍然需要谨慎面对。

节点财经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文章所表达的信息或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Node财经对使用本文所采取的任何行动不承担任何责任。